院校性质:公立办学层次:高中
学校形式:全日制建校时间:1946年
学校地址:崇州市三江镇通兴中街10号
四川学校简介学校简介学校简介
学校创办于1946年(民国35年秋)。校址于四川省崇州市城东南14公里,三江镇的西北角,清朝修建的古刹昙云寺内,面积38861平方米,约58亩。“5.12”地震之后由四个学校整合为单设初中。
办学规模
建校至今已60周年,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,经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,她已初具规模:建筑面积由创建时的2000平方米,发展到1万6千平方米,由建校时的两个初中班,发展为至今的33个初高中班。60年来,招收400个班,招生2万多名。恢复高考制度以来,升入大专、中专的2000多名,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。
历史沿革
1945年3月,由温江地区行署专员王诗忠牵头联络地方绅士组成建校委员会。同年6月由该会向临时参议会递交议书,经该会讨论决定在三江地区设立初级中学一所,校名“崇庆县三江镇初级中学”,校址在昙云寺。1946年秋,收第一期,学生115人,后逐年递增,至解放前夕,共招生七期,学生共1673人。开办初期有教职工12人,前夕有教职员36人,其中有中国民主青年协会会员(中共地下外围革命组织)葛诗雄、刘康东、唐宗杰和民盟成员周毅强四位在此任教。校长雷道函。
1950年初,县府派唐宗杰为全权代表接管学校,恢复正常秩序。学校更名为“崇庆县三江初级中学”。1950年秋—1951年秋,余志安任校长。
1951年秋—1952年秋,原校领导陈克纯任副校长,主持学校工作。
1952年9月郭福生任校长。
1955年学校更名为崇庆县第一初级中学。
1960年—1961年,学校新招进两届高中班,一年半后,又更名为“四川省崇庆县三江中学”。
1962年,该校高中班并入崇庆中学,又恢复单设初中的体制,并于次年列为全省试行“五十条”(《中学条例暂行规定》)的试点初中。1966年5月“文革”开始后,学校陷于瘫痪,领导靠边,学生停课。康志勤同志暂管学校日常事务。
1969年,学校成立革命领导小组,由杨克志任组长。
1970年,三江公社成立教育革命委员会,郭福生、杨克志先后他调,由陈廷炳任教革委主任,负责全公社中小学领导工作。
1971年,学校又单独建校,恢复“崇庆县三江中学”名称,校长邓宇忠任职至1981年底。
1982年—1985年8月,左绍仁任副校长,主管学校全面工作。
1985年9月—1986年8月,牟建学任校长兼支书,负责学校全面工作。
1986年—1995年,由邱德辉任校长兼支书,邓寿明任副校长。
1995年—2000年7月,由邓寿明任校长兼支书,宋新任副校长兼副支书。
2000年8月,由宋新任校长,高英任副校长。
自2001年9月,由王剑任校长,高英、周再勇任副校长。现任校长高强。
校园环境
三江中学毗邻清静古刹与田园,远离喧嚣城市和集市,优越的地理位置,田园式的校园,幽静的教学环境,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。
办学理念
三江中学坚持以人为本,用爱心育人。学校关心教职工的生活与事业发展,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。通过工会,学校力所能及地帮助教职工排忧解难。学校加大对学生的奖励,处处为学生考虑,为家境贫寒的学生提供助学金;为成绩优异者提供奖学金。尤其对“留守学生”,“离异家庭学生”细心关爱,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。
学校荣誉
学校荣获“四川省重点课题实验学校”,“四川省教风,学风,校风三风教育家长放心学校”,“成都市文明单位”,“成都市校风示范学校”,“崇州市园林式单位”等。
【崇州市三江中学 】相关文章:
绵阳重点高中排行榜的10所学校 2025-03-06
攀枝花比较好点的高中学校推荐 2025-02-19
攀枝花大河中学介绍(国家级重点特色高中) 2025-02-19